內容簡介:
「嘓!嘓!嘓!」是一般人認定的蛙聲代表,其實那是澤蛙〈田蛙〉的叫聲,而澤蛙不過是臺灣30多種蛙類中的一種。臺灣是「蛙蛙王國」,單位面積的蛙類密度在世界的排名數一數二,一年四季都可以賞蛙。不同蛙種有不同的鳴叫聲,有些蛙是天生演奏家,像「豎琴蛙」會發出清脆婉轉、音頻漸高的「兜!兜!兜」豎琴聲。有些蛙會「混淆視聽」,例如貢德氏赤蛙叫聲大鳴大放,「ㄍㄧㄠˋ! ㄍㄧㄠˋ、ㄍㄧㄠˋ」很像狗在叫,又有「狗蛙」知名;而斯文豪氏赤蛙響亮清澈的「啾!啾!啾!」,常被誤認為是鳥鳴聲,因而又被稱為「騙人鳥」、「鳥蛙」。 斯文豪氏赤蛙的叫聲,常讓賞鳥人白忙一場,如果時光回到一百五十多年前,正在臺灣對鳥類進行有系統調查研究的英國博學家斯文豪,是不是也曾空歡喜一場?如此耐人尋味的聯想,成為插畫家湯姆牛創作的靈感。作者讓斯文豪因聽到青蛙阿啾的叫聲而在樹林中尋尋覓覓,到了故事的最後終於相遇,當斯文豪先生開心地按下相機快門,同時也療癒了苦求「正確的青蛙叫聲」而不得的阿啾。
——林玉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