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少年小說史上,這本書不論在形式與內容上,都有無法被忽視的地位。首先,在書寫形式上,它沒有採用易讀的單線、依時間軸進行的陳述,反而夾雜著現在、過去,有時剛講完一件事,便又立刻倒帶,邀讀者重新審視事件。使用的語言,更不斷換腔表演,忽而凌亂的內心獨白、忽而正經嚴肅的訪談記錄。為何如此複雜?其實正是一位高中少年,必須以此方式記下人生中最顛簸紛亂的時刻。讀者因此欣賞了高明而精準的小說技巧。 內容上,則是挑戰當時仍屬社會禁忌的同性之愛,不過,當然不僅止於此。書中除了描述少年豐富卻不安的內心世界,也探討親子關係中的糾葛;以及,真愛是彼此歸屬、還是我懂就好?全書大量出現的死亡,不論是真實或意象,也是小說重要象徵,意味著死而後生,我們可能都在一次次的徹底死去後,脫胎新生,勇敢面對新的戰場。中文書名採原來的書名直譯,光是在所愛之人的墳上、狂熱又脆弱的跳著痛苦之舞,這畫面便充滿激情與深意。這是一本值得重讀的好書,理解「生而為迷惘少年」的溫柔與刺痛。
——王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