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關鍵時刻, 面對人生、社會的難題, 科學思考總是可以在關鍵時刻給我們指引。科學是什麼?如何研究科學?為什麼要學科學?想要消除我們對於科學的「猜疑」, 以及對於未來的「不安」, 第一步就在於讓科學更普及。作者池內了(Satoru IKEUCHI)是天文物理學者, 也是一位科學研究者, 他在書中為以上問題提出解答。他帶領讀者了解科學如何誕生的歷史和觀察科學研究的方法, 進而思考科學、技術究竟和人類與社會有什麼關係;並且以科學思考「問題的本質」是什麼,用什麼方式可以解決問題。作者透過散文般的筆調,分享科學研究者如何把對於所見所聞的好奇,轉而成為研究活動的過程。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學會了解自己「知道什麼,又不知道什麼」,並懂得有效運用科學磨練洞察力,藉此「看見『看不見』的東西」,知道如何站在科學的立場思考與學習。具備科學素養的關鍵在於,了解科學是「探究知識、逼近真理」的方法。想解決各種矛盾, 就必須仰賴科學的力量。無論是對於科學稍微感興趣的人, 至是文科生,都很適合閱讀本書。人人都應該具備科學素養, 有助於我們分辨真假、迎接未來!
科學是什麼?要如何研究科學?還有為什麼要學習科學?現今我們要如何分辨科學和偽科學呢?如果你曾有過以上的任何一個問題,卻不知要從何尋找答案。我想推薦你這本原著出版至今已有22年的《科學素養》。
作者池內了是位天文物理學者,他在書中即為以上問題提出許多的見解。首先他以〈我心目中的科學〉開場,分享他的科學研究工作。再從科學思考法,依序說明科學方法,如:科學始於自然的「觀察」,再從觀察到「觀測」,觀測到「實驗」。接續延伸至〈科學是怎樣誕生的?〉,推敲出現代科學與科學家的責任與倫理,思考科學、技術和人類與社會的關係後,論述〈二十一世紀的科學與人類〉。最後則以〈寫給肩負未來的你們〉作為結尾,整體讀來非常淺顯易懂。
科學是「探究知識、逼近真理」的方法,這也是科學素養裡所強調的。因此閱讀此書將有助我們了解自己「知道什麼,又不知道什麼」,知道有效運用科學來磨練洞察力,藉此看見「看不見」的東西。甚至在面對人生難題時,能站在科學的立場思考,相信科學會在關鍵時刻指引我們方向。對於想了解科學的你,千萬別錯過了這本好書。
——山夢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