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百多年前,霧峰林家「頂厝」為了慶祝新生兒的成長,隆重拍下一系列照片,當時拍照誠屬不易,說明了這是多麼珍貴的一刻,值得如此大費周章化為永恆。畫面裡容貌清秀的男嬰頭戴虎頭帽,形式類似我們今天為孩子慶祝「抓周」所戴,備受寵愛的小主人翁面對鏡頭一臉調皮,神情跟現在的孩子並無二致,他腳踏古色古香的太師椅,面前茶几上精心擺放成套的書籍與瓶花等祥瑞之物,濃濃寄託了家長的祝願,雖然畫面紀錄的是遙遠的清代場景,看起來卻如此生動親切,今人古人對孩子的重視一脈相傳,心情上毫無距離。這是攝影才能傳達的神奇和魅力!
相對於現在大家多是用手機或數位相機拍照,之前曾經是膠捲底片盛行的年代,更早在20世紀初期到中期,當時臺灣流行用玻璃乾版底片來拍照。 臺灣攝影發展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光影如鏡:玻璃乾版影像展》即展出上世紀初所使用的主要攝影媒材—玻璃乾版底片影像為主題,透過早期寫真館與攝影家留存的作品,具體介紹臺灣攝影技術與媒材的演變歷程,重現臺灣早期社會多元的人文面貌,並集結成此書。
——張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