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終身微學習資訊站第4期

本期內容一覽

 

焦點話題
香氣繚繞的夏日生活─
夏季香草植物栽培與應用

撰文/台灣生態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陳彥宇

若你栽培過香草植物,會知道炎熱潮濕的夏季其實是很多香草不喜歡的氣候。但仍有一些很"耐命"的香草,可以在夏季提供給我們很棒的香氛生活!在陽台種一盆香草,隨時可以摘取用來泡茶、製作料理及點心,樂趣多多唷!

夏季香草栽培要點
在栽培上,夏天因為氣候炎熱,因此最重要的就是提供給香草植物足夠的水分。澆水前,可以檢視盆中土壤狀況,土壤乾燥再澆水,澆到盆底有水流出為止。多數香草植物栽培時所使用的培養土,乾燥之後的再濕性不佳,因此不妨在澆水後將整盆植物拿起來檢查看看,若重量明顯變重,才是正確。
植物的修剪也非常重要,枝葉密度過高的香草,遇到夏季午後雷陣雨,常會因為枝葉上的溼氣無法快速散去而生病。因此可以在六月份進行疏枝修剪,比方說原先盆栽中有十個枝條,可將其中的四支剪除,讓植株枝葉疏鬆一些,可以大大的提升香草的存活機率。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多加注意,一些需要大量修剪運用的植栽,在修剪後大約兩天內,要擺放到淋不到雨的環境,以免修剪後的傷口,遇到幾乎每日都會有的午後雷陣雨而感染病害導致死亡。

適合夏季栽培的香草植物
◎薄荷
薄荷是相當好種的植物,假如你想入門栽培香草,怕一開始照顧的不好遭受挫折的話,薄荷絕對是首選。薄荷需水量相當高,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幾乎一天要澆水一次至兩次。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1-1

薄荷是香草栽培的入門首選,圖為荷蘭薄荷

日曬方面,薄荷喜歡較高的光度,若你發現你的薄荷莖部變得瘦弱,新長出的葉片變小片,節與節之間的距離變長,那多數就是缺乏光線造成的現象了。
薄荷要常修剪,才會長的漂亮,因此不要怕長出來的薄荷剪了會可惜,剪下的薄荷可以拿來泡茶,夏天飲用清涼的薄荷茶可以降火氣,是很棒的飲品。製作方法是將水燒開後熄火,加入新鮮薄荷葉,上蓋悶至水變涼,即可過濾,冰入冰箱。喜歡味道較甜的朋友飲用前可以加入蜂蜜或冰糖,或加入甜菊葉一起悶泡。也可將夏季常見的水果切丁,淋入冰涼的薄荷茶,就成了好吃又美麗的飯後甜點。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1-2

薄荷葉拿來泡茶,再加上新鮮水果,就是很棒的消暑飲品


◎迷迭香
迷迭香香氣濃郁,種植在陽台時,微風吹來,會使滿屋芬芳。迷迭香喜歡全日照環境,可以將迷迭香放置在向陽的陽台。潮濕環境會造成迷迭香產生病害,全株腐爛,因此照顧時切忌澆水太多,土壤乾燥再行澆水即可。運用方面,迷迭香的氣味與紅肉相當對味,少許的迷迭香煎烤羊排或牛排,可以去腥且增添優雅香氣。

◎檸檬香蜂草
檸檬香蜂草帶有清新的檸檬香氣,是非常受歡迎的香草植物。倘若你的栽培環境一天僅有大約三小時會曬到太陽,那麼,香蜂草會是很不錯的選擇,它在半日照的環境下也能生長良好。檸檬香蜂草長得很像薄荷,但仔細分辨便不難看出,它的葉片略呈三角形,與薄荷的卵圓形不同,再加上明顯的檸檬香氣,輕輕一聞就可以簡單辨識‧檸檬香蜂草可以製作成冷泡茶,採下新鮮葉片洗乾淨後,放入冷水壺中,冷藏一夜,即可讓平凡無奇的開水帶有淡雅的清香,是消暑解渴的良伴。

◎紫蘇
紫蘇是一年生的植物,夏季是它旺盛生長的季節,在全日照環境下會生長良好,半日照下雖會使葉片轉為暗綠色,但也不至於死亡,是很好栽培的香草植物。夏季食用生菜沙拉的機會較多,不妨將紫蘇切成細絲與生菜沙拉混合拌勻,不但能提供獨特香氣,也可在視覺上增添美感。另外也可自製紫蘇鹽:紫蘇葉片剪下洗淨,吊掛於陰涼通風處,待乾燥到手捏會碎的程度後,以研缽磨碎,加入鹽巴混合均勻後,裝罐保存即可。紫蘇鹽很適合用於酥炸海鮮、或是製作日式飯糰時,可混合於米飯中調味。

各位朋友,開始動手栽培香草吧!運用這些芬芳的植物,來豐富你的生活,只需要一點點的巧思,你將發現你的日子過得充滿香氣、幸福無比!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1-3
迷迭香喜歡全日照環境,可以將迷迭香放置在向陽的陽台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1-4
檸檬香蜂草帶有清新的檸檬香氣,是非常受歡迎的香草植物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1-5

夏季是紫蘇旺盛的生長季節,是很好栽培的香草植物

↑回目錄


焦點話題

來一杯臺灣茶
撰文/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助理教授 林書妍

你,喝茶嗎?
在臺灣,每人每年平均消費茶葉約1.9至2公斤,除了傳統的沖泡方式,飲料茶商品的取得便利性及茶飲店的林立,讓喝茶的方式有多元的選擇。在炎熱的夏季,年輕族群經常會一轉身踏進便利商店,選擇用一瓶冰涼又沒有糖份負擔的茶飲料來獲得短暫的消暑。飲料茶的銷售量,至2012年時約已經達每年9億公升,佔總飲料消費市場的43.1%。

臺灣有什麼茶?當西方世界只有紅茶,日本只喝得到煎茶式的綠茶,中國茶葉生產也多以綠茶、紅茶為主,臺灣複雜的歷史演變,也豐富了我們如今能喝到的茶葉種類,成為身為臺灣人最幸福的一件事。

臺灣茶產業的演變
臺灣茶產業的發展約有300年歷史,16世紀初,荷蘭人就將臺灣做為福建茶葉外銷的轉口貿易地。依據臺灣通史內記載,臺灣正式植茶記錄始於18世紀,而自清道光年間(西元1820-1850年),臺灣人開始在地製造茶葉產品,外銷至福建廈門,並成為當時相當重要的國際貿易商品。

臺灣茶產業的發展演變儼然是臺灣史的縮影。臺灣早期史料【諸羅縣誌】(清 康熙56年,西元1717年)曾提及:「水沙連山中有茶一種,味別,能消療暑瘴…」,當時的臺灣人,採林野間的茶樹製作野生茶(山茶)。之後,中國福建人開始渡海來臺,帶入茶葉的大量種植與製茶技術,加上英國人約翰杜德(John Dodd)與洋行買辦李春生的投入,計畫性的擴展茶產業,臺灣人不僅學會福建式的烏龍茶製造技術,更創造出品質優於福建烏龍茶的茶葉,由淡水直銷美國,被稱為『Formosa oolong tea』,造就了民國20年代大稻埕的榮景。

可惜好景不常,當時極盛的外銷茶產業不敵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而沒落,臺灣茶由外銷轉為送回福建製成薰花茶,產業轉變的壓力促成臺灣茶發展出新的方向。在臺灣的福建茶師王水錦與魏靜時,研發出不加花即可使茶有花香的製茶技術,臺灣獨特的包種茶便應運而生。此外,張迺妙茶師則將重視烘焙的製茶技法,以及閩南安溪一帶常用的布揉技術帶進臺灣,因此臺灣茶則開始有了半球狀的木柵鐵觀音及凍頂烏龍茶。

日治時期,臺灣茶產業的發展重心轉為紅茶與綠茶。日治早期,為因應當時的國際茶業趨勢,由印度引進適合製作紅茶的大葉種(阿薩姆種),種植於今日的南投魚池鄉,同時積極進行研發育種;因此,南投魚池鄉可說是臺灣紅茶的故鄉。日治後期,臺灣商人以製成砲彈形狀的綠茶(珠茶)外銷北非摩洛哥,同時以臺灣綠茶補足日本國內的煎茶需求,綠茶生產迅速增加,更引進大型機具興設製茶工廠。

茶產業的發展中,還有一支異軍突起的茶葉種類『東方美人茶』。這是一個意外卻美麗的收穫,因為當時茶農不想放棄夏天被蟲咬的茶菁(現在已知是小綠葉蟬叮咬才有此風味),執意製成烏龍茶販售,卻大受歡迎。現今,這些被小綠葉蟬吸食的茶菁還可製成各式蜜香茶(蜜香紅茶、蜜香綠茶)。這個秉持著客家族群不浪費的精神而成功的茶種類,或可說是臺灣茶產業族群融合而生的臺灣特色茶。

因此,我們在臺灣能挑選的茶滋味有百百種,你喜歡哪一種呢?

茶葉的滋味與香氣
茶葉的滋味與香氣,是製茶技藝裡的重要標的,成品的好壞,都掌握在師傅的呼吸吐納和巧手之間。除了綠茶之外(綠茶為不發酵茶),茶葉的製造需要經過氧化的工序,常稱為茶葉發酵,這個發酵不需要微生物參與(一般食物的發酵需要酵母菌或乳酸菌)。茶菁內的兒茶素、胡蘿蔔素、蛋白質、脂質接續發生氧化,成就了各種茶葉種類不同的茶湯顏色、滋味和香氣。無色小分子的兒茶素 (catechins) 是茶葉氧化發生過程最重要的成員,兒茶素會受到氧化酵素的推動,隨著氧化時間越長,氧化發生越劇烈,兩兩組成橙黃色的茶黃質 (theaflavins),或很多兒茶素接在一起、呈現朱紅色的茶紅質 (thearubigins)。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2-1
圖1. 臺灣茶種類。由左至右為綠茶(不發酵茶)、包種茶(輕度部分發酵茶)、東方美人茶(重度部分發酵茶)、紅茶(全發酵茶)。


包種茶、高山茶、鐵觀音、凍頂烏龍茶、東方美人茶,這些茶種類的水色從金黃、蜜黃到橙紅,隨著氧化程度不等而改變顏色,被稱為部分發酵茶。發酵程度較輕的部分發酵茶(包種茶、高山茶)的熱茶,氣味中經常會散發出茉莉花香、薔薇香等花香味;發酵較重的部分發酵茶鐵觀音或東方美人茶,茶的香氣中就經常會帶有成熟果實般的酸甜氣息。此外,製茶過程中特別注重烘焙技法的凍頂烏龍茶與臺灣鐵觀音,受到階段式高溫加熱而產生的烤麵包香氣,尤其特別。

怎麼泡茶才好喝?
懂得泡茶,是我們品嚐最佳茶滋味的另一個重要推手。綜觀來說,可先以茶的形狀做判斷,球形或半球形的茶,通常需要沸水沖,有助於將緊結的茶葉有效舒展,茶滋味才釋放的出來;沸水沖下後,第一次可不要浸泡,快速倒出,讓乾燥的茶葉先稍微濕潤後,再隨即加入沸水進行真正的第一次沖泡,這個步驟常稱為『溫潤泡』,是幫助球形茶滋味釋出的方法。條索形的茶葉因與沖泡水的接觸面積大,茶味較易釋出。綠茶建議以70-80oC水沖泡,這個水溫最能表現綠茶的鮮爽口感及清新的氣味,過高溫沖泡,綠茶的苦澀味會過於強烈。臺灣的條形紅茶,以沸水沖泡最能表現特色,溫度太低,茶葉條索沖泡不開,茶湯滋味淡。新北市坪林地區生產的文山包種茶、桃竹苗地區生產的東方美人茶,為了能充足表現花香及發酵香的特色,通常使用90-95oC水,可以泡出香氣十足且蜜黃色及橙黃色的茶湯。

臺灣茶葉種類琳瑯滿目,每一種類在製作、沖泡、品茗方式上各有千秋、各有訣竅。茶產業之於臺灣,就像是葡萄酒產業之於法國,一個代表性產業的興起和維持,需要大家一起參與。就從這個夏天開始,讓我們來展開一場全民喝茶運動吧。

參考資料
臺灣區飲料工業同業公會. 2013. 臺灣茶飲料原料供應現況與展望. http://www.bia.org.tw/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2-2

↑回目錄


焦點話題

夏日學童健康飲食
撰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 林姿吟

隨著夏日的腳步越來越近,常常讓人熱到沒有食慾,家中有學童期兒童的家長為了孩子的飲食更容易傷透腦筋。學童指的是6-12歲小學階段的兒童,這個階段正逢生長發育時期,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攝取,也讓學童從平日的飲食中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因此家長在此階段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根據行政院衛福部的學童營養調查發現,學童期學童普遍有下列飲食不均衡情況:
  1. 六大類食物中攝取過多的肉魚蛋豆類(蛋白質食物),而應作為主要熱量來為的主食類,能提供維生素、礦物質、 植物化學成分及纖維質的蔬菜、水果,豐富鈣質來源的奶類均攝取不足。
  2. 脂肪攝取過量
  3. 鈣質及鐵質攝取不足
  4. 鹽份攝取超過建議量。
表1列出學童期飲食份量指南: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3-1

表1學童期飲食分量指南

不知道家長們是否有注意到,在外用餐的時候,很多人怕孩子在用餐地點玩耍吵鬧,所以會利用手機來讓孩子乖乖坐在座位上,其實這樣的不良飲食習慣,可以反映到家中的用餐情況,可推想在家中吃飯的時刻,孩子可能邊看電視邊吃飯,或是一邊與兄弟姊妹玩耍,也有可能父母會利用吃飯短暫的時間檢討學童在校成績表現,這些行為都是讓學童無法專心用餐的原因。

在學童的營養教育上,除了注意飲食均衡之外,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一樣重要,所以切記不可讓學童邊吃飯邊看電視或是玩手機,進食的時候分散了注意力,便會影響進食份量或是進食的食物種類,拖長進食時間也會影響後續其他活動,讓學童無法專注在自己的食物上,相對的也減少學童對於健康均衡飲食的認知。另外因現在雙薪家庭居多,親子之間常會利用用餐時間作為溝通時刻,此時應注意避免於用餐時刻責罵或與學童吵架等影響情緒的情況,更不可以將『食物』作為獎賞、賄賂、懲罰或是表示親情的工作,長久下來會造成學童對於食物的錯誤認知。

家長依著學童期健康飲食指南,準備營養豐盛的餐點,同時也讓學童在用餐的同時,學習自己的健康飲食管理,讓健康飲食教育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吃早餐的孩子精神好、反應快,各方面的表現都比較好, 要如何在炎熱夏季替孩子準備營養的第一餐,相信一定是很多家長煩惱的一件事情。傳統式的稀飯配簡易小菜在現代忙碌的生活中難以執行,還記得小時候,母親真的每天早上一大清早

起來煮白粥跟準備配菜,但孩子怕燙,常常就一邊喊燙一邊被母親要求快點吃,可真的不是一頓輕鬆的早餐時光。除了傳統的清粥小菜,現在早餐店林立,所以家長們也落得輕鬆,但是早餐店的早餐真的適合孩子嗎?培根蛋餅、火腿蛋土司、漢堡蛋、蘿蔔糕等等,都是很受歡迎的早餐選擇,仔細分析下來,這類早餐的共通點是缺少蔬菜類,油脂過多(培根、火腿、美乃滋、過多的烹調用油),調味過重。營養素與熱量不足,可能讓孩子無法集中精神學習,早餐若攝取過多精緻糖與飲用奶茶等含有咖啡因飲料的孩童,到下午會容易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

這裡提供一些簡易的早餐食譜,讓家長們利用10-15分鐘,不需要太複雜的烹調程序,也不用一大早忙得全身是汗,就能輕輕鬆鬆完成營養均衡早餐:


日式烤飯糰
  • 材料
    糙米飯100克、飯島香鬆、壽司海苔1片、鮪魚罐頭30克、日式醬油
  • 做法
    1. 前一天晚上可先將糙米、飯島香鬆、鮪魚攪拌均勻後,捏成三角飯糰存放保鮮盒內。
    2. 早上將捏好的飯糰放入烤箱中烤約10分鐘。
    3. 將烤好的飯糰表面刷上日式醬油,包上海苔片即可。
營養小秘訣:魚的油脂含有豐富的omega-3,可以幫助保持細胞膜的彈性,使神經細胞功能達到較佳的狀態。魚油中的DHA無論是在大腦皮質功能、記憶力維持、腦部發育及視力保健都有很好的幫助,除了鮪魚,鮭魚、鯖魚、秋刀魚等也都含有豐富的魚油。海苔含有豐富的纖維質,維生素,包括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群,同時也含有鐵質及鈣質等礦物質,很適合孩子營養補充。食譜中選用的是未經調味的壽司海苔,一般市售的調味海苔,大多數含鈉量都不低,家長要注意孩子攝取份量。

全麥纖蔬三明治(2人份)
  • 材料
    全麥土司3片、雞蛋1顆、美生菜20克、牛番茄30克、蘋果20克、低脂起司片一片
  • 做法
    1. 美生菜洗淨,水分滴乾備用。牛番茄、蘋果切成薄片備用。
    2. 雞蛋可事先水煮成為白煮蛋,切片備用。
    3. 全麥土司以烤箱烤至表面酥黃。
    4. 將切片白煮蛋、美生菜、牛番茄、蘋果、低脂起司片以全麥土司夾起後對切成三角形即完成。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3-2

營養小秘訣:雞蛋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與製造細胞和神經傳導物質有關。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E、B6、B12、葉酸和鋅等活化腦力的營養素。蛋黃中還富含卵磷脂,是人體合成乙醯膽鹼(負責記憶力、提高反應時間和專注力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主要原料。早餐利用10分鐘自製三明治幫孩子補充優質的蛋白質,同時也可以增加蔬菜的攝取,比起外購的西式早餐少了多餘的油脂及過多的調味(鈉)。

孩子放學後到晚餐之間還間隔了2~3個小時,這時候建議讓正在發育期的孩子補充點心,夏季要注意的是因為天氣炎熱,孩子可能會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購買冰品或是手搖杯飲料當成點心,這類的點心通常含有太多的精緻糖類,而且大部分只能提供熱量,而沒有其他營養素。而且份量有可能會影響到正餐的食慾,因此家長如果能替學童準備好放學後的點心,甚至教導學童如何選擇適當的點心,才能讓孩子吃得健康營養。表2列出一些點心種類讓家長們參考選擇。

建議家長們可以從不同種類的點心中選擇搭配,例如:一片全麥土司搭配1片低脂起司片,蔬菜水果切塊淋上優格就是清涼的水果沙拉,事先煮好紅豆薏仁湯或是銀耳蓮子湯擺放冰箱,吃的時候也可以讓孩子加入低脂奶,只要多花點巧思,就可以搭配出很多種健康美味,又能在夏日幫助孩子消暑解渴的點心。在學童的營養教育上,家長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最容易的學習方式就是從生活中觀察學習,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攝取習慣,受用無窮。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3-3

表2較健康的點心選擇參考

↑回目錄


延伸閱讀
夏日消暑點心-自製豆花

夏天想要來份冰冰涼涼的消暑飲品卻又擔心市售飲料、食品有違法添加物影響健康嗎?本期資訊站教你在家自製營養豐富、抗衰保健的豆花,只要幾個簡單步驟,就能享受DIY的樂趣又能吃得安心、安全又健康!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4-1
材料 豆漿500c.c.、吉利丁粉10g
配料 黑糖蜜、花生仁湯、紅豆……等
 
作法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4-2
豆漿裝入鍋子,以小火邊攪拌邊加熱,豆漿煮滾後即可關火,等待降溫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4-3
吉利丁粉倒入杯中加水調勻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4-4
隔水加熱,待吉利丁溶解成液狀即可關火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4-5
吉利丁倒入煮好的豆漿中,攪拌均勻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4-6
將表面氣泡撈出,待豆漿降至常溫後,進冰箱冷藏4-5小時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4-7
自製豆花完成!

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4-9終身微學習電子報第4期圖片0404-8
 
可依喜好加入不同配料,如黑糖蜜、花生仁、紅豆…等
 
 

↑回目錄


線上書城

夏日生活-線上電子好書推薦

●Ebook Taipei‧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
路徑:北市圖首頁>推薦服務-電子資源>電子書>Ebook Taipei‧臺北好讀電子書
(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首頁:http://isearch.tpml.edu.tw/)
使用地點:不限館內
輔助說明:http://tpml.ebook.hyread.com.tw/resource/userGuide_tpml.pdf

Ebook Taipei‧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


臺灣茶 你好
臺灣茶 你好
作者: 林昱丞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年:2013
隨著夏天到來,氣溫逐漸升高,除了食慾不振外,心情也容易浮躁,這時不妨來杯甘醇濃郁的臺灣茶吧!淺嚐一口茶湯,還能讓心情平靜並且健胃津脾,現在就跟著本書一起來認識臺灣好茶。
 

戀戀南極
戀戀南極
作者: 耿婕容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年:2010
本書記錄作者的南極圓夢之旅,書中照片為大家精采呈現南極的神秘樣貌,有成群結隊的企鵝,湛藍海水上漂浮著的一塊塊巨大白色冰山,與鯨群的相遇,冰火交融的極地溫泉…等壯麗美景,加上作者生動的文字,讓讀者有如身歷其境。
 

吃當季盛產-最好!
吃當季盛產-最好!
作者: 李內村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出版年:2012
當季盛產的蔬菜不但價格便宜又富含營養,本書介紹你臺灣一年四季所盛產的常見蔬菜,與哪些食材搭配更對味,作者還提供獨家食譜,讓你簡單就能吃出健康。
 

戶外探索-第26期
戶外探索-第26期
作者:戶外探索Outside雜誌編輯部編著
出版社:輪彥國際
出版年:2016
樹蔭下可以乘涼,樹根能夠抓穩泥土,樹枝給鳥類棲息空間,老樹被人們視為神明崇敬,樹是地球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本期戶外探索主題「神木」帶你探訪臺灣12大超人氣神木,夏天正是到山林裡避暑及觀賞神木好季節!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作者:胡毓豪
出版社:時報
出版年:2013
出遊總是想把美景用相機捕捉下來,但有時總是拍不出100%的感動,本書捨棄專業的攝影器材教學,告訴大家用心去觀察你所看到的景物,為什麼一樣的景色,由不同的人來拍會有不同的感覺?看完本書後,將會帶給你更多關於攝影的新想法。
 
 

●AiritiBooks華藝中文電子書
路徑:北市圖首頁>推薦服務-電子資源>電子書> AiritiBooks華藝中文電子書
(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首頁:http://isearch.tpml.edu.tw/)
使用地點:不限館內
輔助說明:http://www.airitibooks.com/Other/Newbie?NewbieType=5
 

AiritiBooks華藝中文電子書


一生一定要帶孩子去?50間超推薦親子餐廳
一生一定要帶孩子去?50間超推薦親子餐廳
作者:王樵一、張惠珍(編);洪懿諄(編)
出版社:主流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0
炎熱的夏天容易使人心浮氣躁,這時不妨看看能讓心靈沉澱下來的精采短文吧!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文中的寓意,讓你在工作的疲憊中有效獲得解放。
 


屬靈雞湯:68篇豐富靈性的精彩好文
屬靈雞湯:68篇豐富靈性的精彩好文
作者: 董氏基金會編輯部編著
出版社: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出版年:2016
第345期《大家健康雜誌》的SMART醫療單元為您介紹當東北季風來襲,臺灣霾害嚴重,空氣品質糟糕到不行,影響所及不只增加肺部疾病威脅,還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當呼吸都變得不安全,該如何保護自己?


資料來源:凌網HyRead電子書平臺、AiritiBooks華藝中文電子書

↑回目錄


咱來讀冊

輕鬆成為觀星達人輕鬆成為觀星達人QRCode
 

◆作者:施惠
◆出版社:書泉出版
◆出版年:2014年
◆ISBN:9789861219011
◆定價:360元
◆索書號:322 0850
 

輕鬆成為觀星達人

書摘/臺北市立圖書館諮詢服務課志工 鄧耀華

古代人夜觀天象,將一些看起來相鄰近的星星一串串的連接起來,想像成各種動物、人物或器物,加以命名,稱為星座,然後編些動人的神話故事方便辨識,以增添趣味,全世界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他們自己的星空故事。

對初學者來說,觀察滿天星斗除了指北針之外,最重要的是星座盤。先調好要觀察的月份、日期和時間,在星座轉盤上就會出現當時的星空,並標明星座、星星的名稱,及其方位與高度,此時將標示北方的轉盤置於下方,然後面對北方,抬頭看星空,就跟轉盤上顯示的完全一樣,先比對幾顆較亮的星星,逐漸辨識出星座的輪廓,久而久之就可認識更多的星星與星座了。

初學者還可以電腦上網,下載STELLARIUM這套天文軟體,它具人性化操作介面,可以不受天候影響,輕鬆地看到美不勝收的即時模擬星空,是難能可貴的助學工具。而且除了日月星辰之外,還能顯示每日星辰在夜空中的位置,可代替天文望遠鏡,觀測行星、星圖、星雲、星系或其他銀河系。

本書還提供星空拍攝的技巧,用單眼相機調整光圈和焦距,用快門線或自拍快門曝光(為了避免按快門造成機身震動)。拍攝時鏡頭的倍率要大,感光度越高越好,地轉星移所以曝光時間不能太長,星光不亮所以進光亮要大光圈數值要小;星點目標小,相機更忌抖動,一定要用穩重的腳架。

↑回目錄


咱來讀冊

夏之庭夏之庭QRCode
◆作者:湯本香樹實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年:2013年
◆ISBN:9578246161
◆定價:250元
◆索書號:861.57 3524

夏之庭

書摘/臺北市立圖書館諮詢服務課志工 鄧耀華

這是一個發生在夏天,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青少年故事。

故事主人公為三位12歲少年,某天一位少年參加祖母的葬禮,與朋友分享其間的過程,於是三人突然對死亡感到好奇。為探究死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三人決定觀察住在附近獨居的頹廢老人,來看看人究竟怎麼死的。

老人獨居的生活原本是單調、乏味、懶散,因發現被人注意而開始振作,洗衣、掃地、整理房間等,並主動邀少年們過來幫忙,彼此建立了深厚友誼,他們協助老爺爺晾衣服、倒垃圾、按摩、除雜草、美化庭院;老爺爺也會說故事、講戰爭時的事情、帶他們到超市買東西回來做菜、一起搭電車到郊外放煙火,最後還在一處鄉下的養老院,找到了老爺爺失散已久的妻子。

有一天,少年們到外地參加足球集訓回來,帶了一些禮物,想給老爺爺一個驚喜。進門後,看到老爺爺也準備了四串葡萄,等他們回來享用,但是睡著的老爺爺並沒發現少年們進來了,一直靜靜地躺著,最後其中一人才發現老爺爺已經過世了。少年們第一次看到死人,不覺得害怕,反而覺得很親切,他們還有很多話要跟老爺爺講!

本書告訴我們,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四個歷程,摯愛的人去世了,不必悲傷,他是到了另外一個世界,而且「我們一定會再見的」!
 

↑回目錄


咱來讀冊

涼夏智慧王涼夏智慧王QRCode
◆作者:高橋德江
◆出版社:如何出版
◆出版年:2012年
◆ISBN:9789861363240
◆定價:250元
◆索書號:420 0423

涼夏智慧王省錢、節能、顧身體的188妙招

書摘/編輯小組

本書從「食」、「醫」、「衣」、「住」各方面教大家如何在炎炎夏日讓生活過的更舒適,透過一些生活的小巧思,就能達到兼顧省錢、節能、健康的效果。
1、食:夏天由於氣溫太高食慾不振,如果常吃冰品又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夏季飲食比其他季節更容易亂了步調,本章節介紹如何吃得巧戰勝酷暑,告訴你哪些食物可以幫助身體降溫,介紹飲用水原來也有分成軟水、中硬水跟硬水,以及個別適合的用途,還有盛盤的小技巧也能讓食慾大增。
2、醫:夏天總是感到身體倦怠,本章教你如何聰明調節體溫,只要改變生活中的小習慣,也能有效調節體溫。
3、衣:悶熱的夏天衣服因為流汗一下就溼了,最好穿著乾爽及容易通風的材質及款式,本章介紹你透氣及吸濕性強材質的衣物,還有如何在平常的服裝、配件花一點小巧思穿得更舒適。
4、住:夏天室溫只要隨著氣溫上升便升高,本章教你重新檢視住家的各個角落讓你可以過得更涼爽。
5、節能:前面四章所介紹的涼夏妙招都學會了,如果再能做到節能,才是真正的涼夏智慧王,節能不只讓你省下荷包,還能保護地球生態,不只在今年夏天,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就重新檢視家電的使用方式,進行節電計畫吧!
 

↑回目錄


咱來讀冊

32度C警戒32度C警戒QRCode

◆作者:朱柏齡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年:2015年
◆ISBN:9789862136010
◆定價:300元
◆索書號:415.13252 2542

32度C警戒小心熱傷害、中暑
書摘/編輯小組

本書從介紹人體體溫調節開始,到熱傷害的成因,熱傷害的預防、初步處理,都有詳細的解說:
1、介紹人體的散熱的四種途徑為傳導、對流、輻射、蒸發,並提醒雇主隨時要監測工作環境的溫度變化,以預防勞工熱傷害,以及針對全球暖化的趨勢,提供預防熱浪來襲的自保之道。
2、一般人常常無法分辨什麼是「熱衰竭」、「熱痙攣」及「中暑」,依熱傷害嚴重來分,「熱衰竭」、「熱痙攣」是較輕度的熱傷害,患者意識尚為清楚,而「中暑」是較嚴重之熱傷害,患者則會陷入昏迷,並產生幻覺,發生以上三種熱傷害時處理方式有些許差異,在第二、三章皆有詳細解說。
3、說明中暑會引起哪些併發症,並舉出數個誤診的案例供讀者參考,避免誤判。
4、舉出日常生活中常發生的例子,提醒大家哪些是造成熱傷害的高危險因子,以及該如何去預防,例如新聞常見的因疏忽將幼兒遺留在密閉車廂內、在大太陽下長途騎摩托車也會中暑、參加路跑活動卻在途中休克昏迷、冬天泡熱水澡、使用電毯也會導致中暑,希望藉由這本書,能讓生活在高溫高濕的臺灣讀者,遠離各種熱傷害的發生。

↑回目錄


咱來讀冊

 

享散步-台灣小巷生活休日提案享散步-台灣小巷生活休日提案QRCode詳細書目

享散步-台灣小巷生活休日提案
◆作者:墨刻編輯部
◆出版社:墨刻出版
◆出版年:2015年
◆ISBN:9789862892237
◆定價:320元
◆索書號:733.6 6025

簡介
位於亞熱帶的臺灣,每到夏日動輒三十度以上的高溫,悶熱暑氣讓人窩居家中。本書囊括北、中、南、東全臺灣各式主題的在地路線,從城市巷弄間的文創設計漫步,到近郊公園的踏青輕旅行,讓您有截然不同的夏日新體驗。

1、臺北中山街區特色小店散步:
近年來的藝術文化創作風潮,各類型特色小店在赤峰街一帶聚集,讓原本充斥修車行灰樸樸的街區搖身一變為新興創作街區。同樣的本以南北貨集散地為宗的迪化街,也在這波風潮中逐漸改變,老空間再利用的概念注入,新一代的創新意象為大稻埕帶來全新風貌。記憶中的老臺北一點一點在改變,不妨空下一天,不需要旅遊計畫,讓雙腳和直覺帶領自己細細發掘箇中風味。
2、臺中舊建物改造新景點散步:
承載歷史與美學的舊建築,經過空間的重新改造,如今以新樣貌再現於世人眼前,仍舊能從細微的地方找到以前的痕跡,結合各式產品販售,成為一新興熱門觀光景點,想要計畫一趟能探訪文化與採購在地特色伴手禮的旅行,絕不可錯過。
3、花東綠森林芬多精慢活散步:
在臺灣地區一提到花東,必然想到好山好水。市區轉進巷弄裡,常常就這樣伴隨著大草坪,和日式老房子不期而遇。信步走在「文青街」,是花蓮獨特的巷弄文化散策風景。林蔭扶疏,乘著一輛自行車,沿著琵琶湖的方向騎去,沿途湖光水色相當迷人,經過大橋往海濱公園,還成享受臺東的海岸風光,是遠離塵囂尋求靜謐的首選。厭倦都市繁忙的節奏,不妨安排一趟花東慢活悠遊之旅。
書摘/編輯小組

↑回目錄


咱來讀冊

 

網路票選60道最愛的夏日輕食風網路票選60道最愛的夏日輕食風QRCode詳細書目
 
網路票選60道最愛的夏日輕食風
◆作者:世一文化編輯小組
◆出版社:世一文化
◆出版年:2015年
◆ISBN:9789864290215
◆定價:120元
◆索書號:427.1 4102

簡介
本書推薦你60道少油、少鹽,清爽無負擔的食譜,讓你在炎炎夏日不用開大火煎煮滿頭大汗,也能端出美味料理。
 

冰冰涼涼的夏日小點心冰冰涼涼的夏日小點心QRCode詳細書目
冰冰涼涼的夏日小點心
◆作者:岡村淑子
◆出版社:楓葉社文化
◆出版年:2010年
◆ISBN:9789866239038
◆定價:260元
◆索書號:427.16 7431

簡介
最近食品安全問題造成不小的騷動,本書所介紹的點心全是由垂手可得的食材所製作,希望讓忙碌的職業媽媽們,不用花費太多時間也能做出健康點心給家人享用。

↑回目錄


咱來讀冊

 

●更多夏日生活好書,請參考本館7至8月份的「當『夏』:夏季渴望」書展之推薦圖書清單。
●展出地點:總館1樓借還書大廳。
當『夏』:夏季渴望
書名 作者 出版年 索書號
1 39款必學沁涼嫩Q甜品 : 盛夏中?消暑小確幸 葛西麗子 2016 427.16 4111
2 90道健康天然、消暑低卡冰品 國明編著 2015 427.46 6067
3 綁架人客的味蕾 : 開店主廚必備消暑美饌Recipe 李德全 2015 427.32 4028
4 163道五星級創意甜點 : 為全家大小設計的四季點心 橫田秀夫 2015 427.16 4625
5 最讚不絕口的夏日清涼料理 : 怎麼做更美味的祕訣一次教給你! 李德全 ; 郭泰王 ; 劉仁華 2015 427.1 4402
6 自己做的冷飲果汁最消暑 楊桃文化 2015 427.4 4402
7 穿春夏 : 時尚總監菊池京子陪妳穿搭每一天 菊池京子 2015 423.23 4301
8 輕鬆!簡單!窈窕沒負擔! : 今年夏天最熱門的瘦身方法 王凱芬 2015 411.94 1024
9 春夏秋冬多肉趣 羽兼直行 2015 435.48 1842
10 台灣賞蝶365 : 春夏 林春吉 2015 387.793025 4454
11 愛上歐洲的完美30天 : 直播下的微旅行 占夏 2015 740.9 2110
12 夏日的一天 秦好史郎 2015 861.599 5453
13 莎士比亞 : 仲夏夜之夢 蘭姆 (Lamb, Mary) 2015 873.599 4447
14 圍牆上的夏天 巴特.慕亞特 2015 881.759 4412
15 夏天最後的日記 李庚惠 2015 862.57 4005
16 夏螢之戀 琉影 2015 857.7 1062
17 魔法的夏天  藤原一枝, 秦好史郎著 2015 861.599 4714
18 那年的暑假 曾多聞著 2015 859.6 8027
19 暑假最難忘的事 : 呼請神明來幫忙 李光福著 2015 859.6 4093
20 這個夏天,遇見妳 幕後黑手 2015 857.7 4262
21 150種消暑飲料 : 經典熱門配方全公開 楊桃文化 2015 427.4 4402
22 沖繩.南島日和散策! : 沖繩x石垣島x竹富島x宮古島 四季的真夏之旅 照玩誌 2015 731.7889 6710
23 食尚玩家 雙周刊 人文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2015 Ebook Taipei
24 夏療冬病 姜朔 2014 413.2 8087
25 內田悟的蔬菜教室 : 當季蔬菜料理完全指南 : 保存版. 春夏 內田悟 2014 427.3 4691
26 消暑料理排行榜大收錄 楊桃文化 2014 427.1 4402
27 Cotton friend手作誌. Summer edition 2014 : 輕盈薄透&舒爽自然 : 夏日輕涼手作服 靚麗社 2014 426.3 2020
28 消暑吃喝玩樂景點大收錄 楊桃文化 2014 733.6 4402
29 史丹利來去夏威夷 史丹利 2014 752.799 5072
30 超Q-摺紙夏令營 : 摺一摺、畫一畫,我的摺紙最酷炫! 田邊香純 2014 972.1 6322
31 一個夏天的故事 張翎 2014 857.63 1187
32 盛夏的事 林俊? 2014 855 4422
33 佐諾的夏天 周淑琴 2014 863.859 7731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