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終身微學習資訊站第8期


焦點話題

淺談世大運競賽項目規則-跆拳道

撰文/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助理教授 吳燕妮

前言

跆拳道運動項目在國人的心中並不陌生,因為2004年雅典奧運會跆拳道奪下二金一銀,締造72年來前所未有的佳績,轟動體壇,也帶動跆拳道運動的發展。而世界大學運動會素有小奧運之稱,競賽規模僅次於奧運,在14項必辦的運動項目之一即為跆拳道。跆拳道項目分為對打技擊(Kyorugi)及品勢競賽(Poomsae),對打技擊在2003年成為世大運的正式項目,至2015年,共獲得 8金 10銀17銅的佳績。此外,品勢競賽於2009年將列入比賽項目後,我國於2015年初次參賽即獲得1銀3銅,印證了臺灣的跆拳道競技實力不凡。

跆拳道1-邱少筠攝影
邱少筠攝影


競賽規則

(一)對打技擊(Kyorugi)
跆拳道對打屬同場格鬥的技擊項目,雙方依據體重區分量級進行對戰。自2008奧運會後全面改採電子護具,更於2015年開始採用電子頭盔,分數採認除了正拳攻擊及選手違規判罰由裁判判定外,其餘技術攻擊皆由電腦判定得分與否,跆拳道運動藉由科技取代部分人力,將能夠更客觀的去判定比賽勝負。

競賽制度為單淘汰賽制為主,考驗教練選手的專注力及臨場反應,稍有閃失就無緣晉級。比賽中若出現犯規動作如出界、倒地、抓抱對手、規避或延遲比賽、攻擊腰部以下、以手攻擊對手頭部、抬腳阻擋對手踢擊或在空中超過3秒等都會被判罰,犯規1次則對手加1分,犯規達10次取消比賽資格。對打競賽之組別、時間及計分方式:

  • 組別
    • 男子組:依體重區分1-8量級
      • 個人組
      • 團體
      • 混雙
    • 女子組:依體重區分1-8量級
      • 個人組
      • 團體
      • 混雙
  • 時間
    • 2分鐘3回合
    • 每回合中間休息1分鐘
    • 平手加賽1分鐘黃金得分賽制(Golden Point Round)
  • 計分方式
    • 正拳攻擊及對手違規可獲1分
    • 中端攻擊2分
    • 上端攻擊及轉身中端3分
    • 轉身上端4分

 

對打競賽
組別
時間
計分方式
男子組 依體重區分1-8量級 ◇2分鐘3回合
◇每回合中間休息1分鐘
◇平手加賽1分鐘黃金得分賽制(Golden Point Round)
 
女子組 依體重區分1-8量級

備註:上端指電子頭盔部位,中端指軀幹護胸部位。

今年世界大學運動會,我國將派出8男8女共計16名選手參賽,除了依據量級區分的個人賽外,還增設了團體賽,各國派出4名選手,其中3名選手輪流上場、一同較勁,增添比賽刺激性。

(二)品勢(Poomsae)
跆拳道品勢競賽類似武術的套路,屬閉鎖性運動,比賽在可預知的環境中進行,專注於自身的表現,不受對手影響。在品勢未列入跆拳道競賽之前,品勢的訓練主要在於升級、升段,目前列入跆拳道競賽後,期望能夠增加跆拳道的參與人口,尤其品勢的年齡層相較於對打技擊更為廣泛,競賽時會依據年齡分組競賽,許多選手在退役當任教練後皆還能繼續參與品勢的訓練及進修,故品勢的推展對於跆拳道發展有相當的助益。
 

跆拳道2-邱少筠攝影
邱少筠攝影

品勢競賽類型分為公認品勢競賽(Recognized Poomsae Competition)及自由品勢競賽(Free Style Poomsae Competition)。比賽評分依據世界跆拳道聯盟(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WTF)所公告的評分準則,由裁判主觀認定給分,競賽制度以篩選資格賽制(Cut off System)為主,初賽、複賽及決賽各進行2品勢的加總評分,依成績判定是否晉級。表二為品勢競賽之組別、時間及計分方式:
 

公認品勢


時間
◇ 每品勢30–90秒
◇ 二指定品勢之間中場等待時間為 30–60 秒

計分方式 
◇正確性(4分)每一個基本動作的正確與平衡
◇表現性(6分)
1. 速度與力量
2. 剛柔-速度-節奏
3. 精氣神表現
 


  • 男子組
    • 個人組
    • 團體
    • 混雙
  • 女子組
    • 個人組
    • 團體
    • 混雙
 
 

今年世大運原定的公認品勢競賽,於今年一月WTF宣布國際大學運動總會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 FISU)同意增加自由品勢於決賽中。選手除了持續訓練原有的公認品勢技術外,在自由品勢中還須加入一些音樂和武藝動作的編排等創意元素,及增加腿部踢擊的難度(視踢擊高度、次數、旋轉度數而定,將增加體操的空翻、側翻等動作)。

今年在臺北舉行的世界大學運動會也是國人引領期盼的大型綜合運動賽會,選手們無不摩拳擦掌,希望能將金牌留在臺灣。本次運動會我國跆拳道項目將於8月20至26日在桃園市立體育館點燃戰火,讓我們拭目以待。

跆拳道3-邱少筠攝影
邱少筠攝影

 

↑回目錄


焦點話題

淺談橄欖球運動

撰文/長榮大學運動競技學系助理教授 陳良乾


橄欖球運動的起源

橄欖球(Rugby football)運動源自於足球運動,發源於英國,1823年英格蘭中部有一小鎮,鎮內有一歷史悠久的中學叫拉庫彼(Rugby School),當時歐洲正盛行足球運動,各項比賽十分激烈,該校有名足球員威廉‧韋伯‧艾律斯(William Webb Willis),在一次足球比賽中,因技術不成熟,無法爭到球,在求勝心切下,居然以雙手抱住球,並往對方球門奔跑。此一動作雖嚴重違反足球規則,但卻使在場觀戰的足球界人士好奇而產生靈感,認為如果足球比賽不僅以頭、足傳、踢球,如果也可以用手傳、接球,用腳踢球,那麼足球比賽勢必會變成一項更好玩、更刺激、變化更精彩的運動了,從此,Rugby School的學生就開始以手腳身體玩足球了。

經由此次的轉變,在有心人士探索下,擬定遊戲規則,並逐漸改進、演變、發展,橄欖球運動也就如此誕生了,為了使橄欖球與足球有所區分,又不離橄欖球源自足球運動的本質,發起橄欖球運動的人將其命名為「Rugby football」以紀念1823年在Rugby School的那場足球賽。另方面為紀念橄欖球運動的誕生,在Rugby School的校園塑造了紀念碑,碑文上這樣寫著:「本碑為紀念威廉‧韋伯‧艾律斯,不受足球規則之束縛,用雙手抱起足球而奔跑,從而鑄成了明確的橄欖球運動,本碑文即為感念其卓越創意與奉獻,西元1823年」。

紀念1823年橄欖球運動在Rugby學校誕生的碑文(摘自李鎰蔡先生橄欖球回憶)
紀念1823年橄欖球運動在Rugby學校誕生的碑文(摘自李鎰蔡先生橄欖球回憶)
 

橄欖球運動的發展

1823年在英格蘭誕生的橄欖球運動,歷經近二百年的發展,隨著英國在十九世紀的海權稱霸全球,足跡踏遍五大洲,所到之處都留下橄欖球的種子,加上強大的艦隊巡迴世界各大洲,只要有造訪停泊機會,即與當地的球隊進行比賽,橄欖球運動很快推廣到全世界,可以說只要有英國人的地方就有橄欖球運動。

1933年英國康德艦隊與淡江中學友誼比賽(資料來自淡江中學史料館)
1933年英國康德艦隊與淡江中學友誼比賽(資料來自淡江中學史料館)


在非洲,橄欖球運動隨著英國人於1862年征服非洲大陸帶到南非,但是南非是個種族歧視相當嚴重的國家,有色人種被拒絕參與橄欖球運動的,所以南非在1988年前被國際體育社會拒絕參加任何國際比賽(陳良乾,2001)。但在南非橄欖球歷史上也有一段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英國人登上非洲大陸後,與捷足先登的荷系波阿人為爭奪金礦,兩軍長期對戰中,有一天,英軍派出一位士兵手舉白旗,跑到荷軍波阿陣營,呈送兩軍停戰舉行橄欖球比賽的建議書。荷軍司令隨即答應,日後又舉辦了數次的比賽,兩軍逐漸化敵為友。在球賽後的聚會兩軍以和平協商方式解決金礦分享,也就是所謂「化干戈為玉帛」。這種彌足珍貴的歷史故事,說明以體育競賽交流,是化解國際社會紛爭最佳的途徑(李鎰蔡,1987)。


橄欖球運動雖曾在1900年倫敦奧運會、1920年安特普奧運會、1924年巴黎奧運會成為競賽項目,但發展非常緩慢且不普遍,無法被國際奧會持續接納,這與英國人的自高自大及優越感過於強烈有相當大的關係。隨著奧運會逐漸開放職業選手參加,受到各國橄欖球聯盟建議的壓力,但是以英國人為首的英國聯邦諸國,仍堅持著橄欖球運動所具有的特殊精神與意義,不應進入奧運競賽中受“利誘”所污染。然而時代在變,情勢環境也在變,此種思想是很難長久抵擋時代潮流的,因此,英國人近年來積極與國際奧會靠攏,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促使橄欖球運動進入奧運會的大家庭,而這也是時代體育發展的現實所趨。現代的國際體育現勢,顯而易見的要在國際體壇普遍發展必須是奧運的競賽項目,方能受到重視,經過國際橄欖球組織數十年努力,橄欖球運動終於在2016年里約奧運再度重返奧運大家庭,成為正式競賽運動種類。


我國橄欖球運動的發展歷程

我國橄欖球運動是於1913年由外籍傳教士引進,及日本殖民期間由日本人留下來,加上一些臺灣留學生,赴日本留學期間參與橄欖球運動。返國後在居住地區邀集同好參與活動。以在新北市(原臺北縣)淡江中學任教的陳清忠先生為代表性人物(淡江文獻,1975),他留學日本返國後,在淡江中學大力推展,淡水鎮也就成為臺灣橄欖球運動的發源地。建國中學則以全臺第一中學之優勢及近總督府之便,由日籍人士指導,所以技術持全臺牛耳,民國1946年開始舉辦的臺灣區錦標賽連獲19年冠軍。南臺灣橄欖球運動起源較晚,但發展非常迅速,最具代表性的地區就是臺南市,臺南市的橄欖球運動,由日本留學返國的黃茂卿醫生發起,他在1947年帶領一批有志青年,以牛肚皮自行縫製橄欖球開創本項運動,在這之前臺北市、新北市(臺北縣)、新竹縣、宜蘭縣都已經發展多年。臺南市橄欖球隊在黃茂卿先生領導下,走過篳路藍縷的歲月,但是地方仕紳辛文炳、翁海棠、蘇南成、城燦樹等人非常支持又團結,基層發展快速,實力大增,在1976年至1991年的臺灣區運會橄欖球比賽締造十六連霸之輝煌紀錄,臺灣區運會於1999年改制全運會後,此項成績已成為臺灣橄欖球史上空前絕後的紀錄了。

臺灣橄欖球發源地-新北淡江中學(陳良乾攝)
臺灣橄欖球發源地-新北淡江中學(陳良乾攝)


如果以運動成就來看應屬曾經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柯子彰先生。柯先生1923年隨父親赴日本經商,並在教會名校同志社中學就讀,當時日本正風靡英國人傳入的橄欖球運動。柯先生具有優異的運動天賦,中學二年級已成為主將,所屬的同志社中學橄欖球隊稱霸全日本。1929年中學畢業進入橄欖球名校早稻田大學就讀,1930年首次當選全日本代表隊,以日本殖民地的臺灣人身分,能入選日本國家代表實非易事。由於柯先生優異的表現,在1933-1934年間更成為日本橄欖球場上的英雄人物。他職司的正鋒13號位置受到日本極高的尊崇,1975年日本慶祝橄欖球運動傳入日本75週年慶,選出75年來15個位置最佳選手,他榮獲13號位置代表人物,日本人稱他為「永遠的13號」(柯世賢,1998)。柯先生回到臺灣後,積極開展橄欖球運動,促進了臺灣橄欖球的發展。

(林恩鵬先生提供)
(林恩鵬先生提供)

柯子彰先生(左二)帶領隊國家隊參加亞洲盃(陳良乾提供)
柯子彰先生(左二)帶領隊國家隊參加亞洲盃(陳良乾提供)


橄欖球運動的教育意義

橄欖球運動由於本身特殊競技需求的特質,運動員除了要鍛鍊健全體魄,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外,還必須具備與團隊充分合作的觀念,守法服從的精神,遵從傳統的倫理道德,以及強韌的意志力與堅持到底的精神(黃國書,1973)。因此,以開展橄欖球運動為手段,達到教育的目的,改善年輕人的氣質,豐富其人生,更具非凡的教育意義,許多橄欖球運動員憑藉著橄欖球場勇往直前的拼勁,成為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他們幾乎都認為:是以打橄欖球的精神投入職場奮鬥,因此;橄欖球最能詮釋”體育就是身體教育的一環”。
 

以橄欖球為終身運動

橄欖球運動在國內外都受到許多人的喜愛,離開學校進入職場站穩腳步後,仍難忘懷對橄欖球運動的狂熱,國內年齡超過五十歲過去參與橄欖球運動之球友不在少數,經常利用週休日結伴赴球場活動筋骨並聯絡感情。然而各隊大都很難湊足人數互相切磋,無法充分享受球賽的快感。臺北有群橄欖球愛好者有感於此,萌思打破藩籬,不分彼此,籌組「老骨頭」的壯年球隊,不分來自地區、國籍,每週聚集百齡橋球場,充分享受橄欖球運動帶來的樂趣,又能協助推展橄欖球運動。於2003年7月20日成立臺灣無惑橄欖俱樂部,推舉黃書珍先生為第一任會長, 現在已經有三百多名會員,除了每週六、日固定的球敘外,每年定期與國外俱樂部互訪交流,以橄欖球運動達到國民外交。

橄欖球運動的愛好者1(陳良乾提供)

橄欖球運動的愛好者2(陳良乾提供) 橄欖球運動的愛好者3(陳良乾提供)
一群橄欖球運動的愛好者,在臺北百齡橋橄欖球場成立臺灣無惑橄欖球俱樂部,提供壯年選手揮灑技術交流舞臺,以褲子顏色區分年紀,紅色+60歲,黃色+70歲,紫色+80歲(陳良乾提供)

無惑橄欖球隊1(陳良乾提供)  無惑橄欖球隊2(陳良乾提供)  無惑橄欖球隊3(陳良乾提供)
無惑橄欖球隊雖是自由成立的休閒俱樂部,但具有嚴格的組織與制度及競賽的娛樂與價值性 (陳良乾提供)

無惑橄欖球俱樂部與國外球隊聯誼(陳良乾提供)
無惑橄欖球俱樂部定期與國外球隊聯誼,是最佳的國民外交推動者(陳良乾提供)

臺灣無惑橄欖球隊與日本無惑俱樂部的交流比賽(陳良乾提供)
臺灣無惑橄欖球隊與日本無惑俱樂部的交流比賽(陳良乾提供)
 

我國橄欖球運動的成就

在亞洲我國橄欖球運動發展也算較早的國家,1965年與日本、韓國、香港、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聯合發起成立亞洲橄欖球聯盟,並參予第一屆東京亞洲盃,1980年、1996年在臺北舉辦第七、十五屆亞洲盃橄欖球錦標賽,今(2017)年11月15日將第三度舉辦亞洲盃橄欖球錦標賽,我國曾在1984年福岡亞洲盃榮獲第三名。隨著七人制橄欖球進入亞、奧運競賽,我國也緊追國際潮流推展七人制橄欖球,並自1984年起參加香港國際賽及亞運、亞洲巡迴賽,2002年釜山亞運會獲得第二名是歷年最佳成績。分齡賽每年固定有-16歲、-18歲、-20歲級的比賽,我國都有很好的成績,但亞洲地區缺乏大學生的正式比賽,僅有香港欖球總會每年舉辦以單一大學組隊參賽的邀請賽,來自臺南市的長榮大學自2013年參加該項比賽,至今(2017)年連續獲得五年冠軍,是近年來我國大學生橄欖球隊參加國際賽最佳的成績。

1980年我國舉辦第七屆亞洲盃(陳良乾提供)
1980年我國舉辦第七屆亞洲盃(陳良乾提供)

1984年第九屆亞洲盃獲季軍(陳良乾提供)
1984年第九屆亞洲盃獲季軍(陳良乾提供)

2002年釜山亞運獲七人制亞軍(陳良乾提供)
2002年釜山亞運獲七人制亞軍(陳良乾提供)

長榮大學橄欖隊連續五年(2013~2017)獲得亞洲大學橄欖球邀請賽冠軍1 長榮大學橄欖隊連續五年(2013~2017)獲得亞洲大學橄欖球邀請賽冠軍2

長榮大學橄欖隊連續五年(2013~2017)獲得亞洲大學橄欖球邀請賽冠軍3 長榮大學橄欖隊連續五年(2013~2017)獲得亞洲大學橄欖球邀請賽冠軍4

長榮大學橄欖隊連續五年(2013~2017)獲得亞洲大學橄欖球邀請賽冠軍5 長榮大學橄欖隊連續五年(2013~2017)獲得亞洲大學橄欖球邀請賽冠軍6

長榮大學橄欖隊連續五年(2013~2017)獲得亞洲大學橄欖球邀請賽冠軍

長榮大學橄欖球隊自2013~2017年連續五年獲亞洲大學七人制橄欖球邀請賽冠軍,由左上至右下分別為:2013年首度參加獲得冠軍、2014年第一次衛冕冠軍、2015年第二次衛冕冠軍、2016年第三次衛冕冠軍、2017年第五年獲得冠軍 (陳良乾提供)

橄欖球運動是一項非常迷人的運動,因為競賽激烈的特殊性,常被形容野蠻的運動,筆者從事橄欖球運動已超過40年,對這項運動的感觸,其實橄欖球球員必須要具備君子風度、又能充分展現團隊合作的精神、比賽必須在公平氛圍下競爭進行,球員必須完全服從裁判判決、球員間要有倫理道德思想,平常足以在艱苦的環境接受訓練,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面對並克服壓力的能力,是培養健全人格的年輕人最佳的運動,值得我們作為身體與精神教育的方法大力推展。

 

↑回目錄


焦點話題

如何成為一名「韻律體操」的觀賽行家

撰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學系助理教授
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 韻律體操競賽總經理 吳修廷


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韻律體操項目的比賽,即將於8月27-29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行,『韻律體操』是亞奧運最熱門的運動項目之一,所以歷屆門票通常最貴觀眾也最多。
 

韻律體操的項目和基本動作

一、比賽項目:(依據F.I.G.公告,2017)
1.個人項目:包含繩、環、球、彩帶、棒(請參閱圖1至5)。
2.團體項目:包含單器械和雙器械二種,如2017單器械項目是5環,和雙器械項目是3球2繩(請參閱圖6)。
 

二、基本動作:
1.身體難度(Body Difficulty):包含跳耀、平衡和旋轉三大類。

2.手具難度(Apparatus Difficulty):每項器械有其基本技術動作和非基本技術動作,成套動作規則要求主要須以基本技術動作為主。每個項目都有4種基本技術動作,繩項目的基本技術動作有過繩跳、過繩小跳、接繩二端和放單繩,環項目的基本技術動作有繞環、穿環、轉動和滾環,球項目的基本技術動作有彈球、滾球、繞8字和單手接,棒項目的基本技術動作有小圓、風車、雙棒小拋和非對稱,彩帶項目的基本技術動作有蛇型、螺旋、越過帶型和小拋。

3.韻律步伐(Dance Steps Combinations):根據節奏、韻律、音樂特性及重音,操作手具,創造出不同的韻律方式表現韻律步伐組合。

4.動力性轉動(Dynamic Elements with Rotation):須透過中或大拋結合2個以上的身體轉動,稱之驚險拋,可增加加分要素來增加分值,加分要素可於拋手具時、手具於空中身體轉動時、或接手具時實施。

5.團體交換難度( Exchanges):團體項目特有的難度動作,必須由每一個人同時有拋和接隊友的手具才能稱之,可是拋或接時的加分要素來增加難度分值,如視線外或不用手拋或接。

6.團體協作( Collaborations):也是團體項目特有的難度動作,須透過團隊合作,由每名選手與 1 或多個手具,或 1 或多名選手間具有關係來完成。

 

圖1.韻律體操的比賽基本項目:繩(黃鈺淳提供)
圖1.韻律體操的比賽基本項目:繩 (黃鈺淳提供)
 
圖2.韻律體操的比賽基本項目:環(蔡旻修拍攝)
圖2.韻律體操的比賽基本項目:環 (蔡旻修拍攝)

 


圖3.韻律體操的比賽基本項目:球(蔡旻修拍攝)
圖3.韻律體操的比賽基本項目:球 (蔡旻修拍攝) 圖4.韻律體操的比賽基本項目:彩帶(蔡旻修拍攝)
圖4.韻律體操的比賽基本項目:彩帶 (蔡旻修拍攝)

圖5.韻律體操的比賽基本項目:棒(黃鈺淳提供)
圖5.韻律體操的比賽基本項目:棒 (黃鈺淳提供)

 

 

圖6.韻律體操的比賽基本項目:團體(蔡旻修拍攝)
圖6.韻律體操的比賽基本項目:團體(蔡旻修拍攝)
 

評分要點

正式比賽不論是個人還是團隊項目,都必須以成套動作的形式出現,個人成套動作時間介於1分15秒至1分30秒之間,團隊成套動作時間較長介於2分15秒至2分30秒之間,時間不足或超過都需扣分。運動員根據自己的個人風格、規則的要求和音樂的特性,以及考慮器械操作的特殊性編排成一套具特色的動作來比賽。裁判團會依據選手整套中所呈現身體難度、手具操作、韻律步伐和驚險性的拋接難度評分(D分),以及根據動作實施的藝術和技術扣分(E分)來評分,滿分共20分。每組裁判團由4名難度裁判(D裁判)和6名實施裁判(E裁判),共10名組成,項評分結構如下:

難度分/D分
個人項目:滿分10.00分,計算身體難度(BD)、韻律步伐組合(S)、手具難度(AD)和動力性轉動(R)的數量和價值。 團隊項目:滿分10.00分,計算身體難度(BD)的數量和技術價值,交換(ED),韻律步伐組合(S)、動力性轉動(R)和協作(C)的數量和價值。

實施分/E分
滿分10.00分,第一組裁判(E1、E2),決定藝術扣分,加上第二組裁判(E3、E4、E5、E6)對技術錯誤進行扣分(取2位中間分的平均分)。最後得分:計算10.00分減去第一組裁判藝術扣分和第二組裁判技術扣分。 最後,將難度和實施分兩者相加即為最後得分。 今年夏天,一起來當韻律體操的觀賽行家吧!

 

↑回目錄


延伸閱讀

世大運金頭腦

臺北世大運將在8月19日至8月30日熱鬧展開,相信大家已經都引頸期盼這場備受矚目的國際賽會了,那麼大家對於世大運的了解又有多少呢?現在就一起來挑戰以下題目,看看誰是世大運金頭腦!

Q1 下列何種比賽不在本次臺北世大運項目範圍
   A 花式滑冰
   B 田徑
   C 籃球
   D 競技體操

*

 

 

解答:A,花式滑冰,花式滑冰為冬季世大運必辦項目,夏季必辦運動種類有14種,包含水球、田徑、足球、競技體操、桌球、柔道、排球、籃球、游泳、跆拳道、跳水、網球、擊劍、韻律體操,自選項目由主辦城市自行決定,自選項目最晚須在開幕前1年半決定,本次自選項目計有7項,有射箭、棒球、羽球 、高爾夫、滑輪溜冰、舉重及武術,1項示範項目:撞球。
 

Q2 國際大學運動總會的英文縮寫為
   A FIFA
   B WBC
   C FISU
   D IOC

解答:C,FISU(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 FISU)早期名稱為國際大學運動會(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Games),後來於1959年起更名為世界大學運動會。
 

Q3 世大運多久舉辦一次
   A 每4年
   B 每2年
   C 每半年
   D 每8年

解答:B,每2年,世大運每2年之單數年舉辦,並分為夏季、冬季世大運。
 

Q4 我國在世大運獲獎數最多是在哪個國家舉辦的
   A 泰國曼谷
   B 土耳其伊士麥
   C 韓國大邱
   D 中國北京

解答:A,2007年泰國曼谷,本屆世大運獲獎數最多,共拿下7金9銀12銅,總共152國參賽,我國排名第9。
 

Q5 下列何項非世大運參賽選手資格規定
   A 具備該國國籍
   B 須滿17歲
   C 須為大專院校在學生或大專院校畢業未滿2年
   D 不得大於30歲

解答:D,不得大於30正確應為不得大於28歲。
 

Q6 本次臺北世大運吉祥物為
   A 喔熊
   B 鐵魯
   C 熊讚Bravo
   D 高雄熊

解答:C,熊讚Bravo,以臺灣黑熊胸前特有的V字象徵勝利意涵,同時臺灣黑熊是臺灣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希望能藉此呼籲大眾對生態保護的重視,熊讚Bravo生日是8月19日,熱情活潑的B型,喜歡唱歌跳舞,喜歡人群,目前是2017臺北世大運的宣傳大使。


Q7 本次臺北世大運選手村位於哪個城市
   A 新北林口
   B 臺北市
   C 新北板橋
   D 臺中

*

 

 

解答:A,新北林口,2017臺北世大運選手村位於新北市林口區,共有4個基地,34棟建築物,選手村提供各國代表團生活起居相關服務,除了基本服務外,特別在選手村內安排具臺灣特色的文化活動,選手村將在賽會活動結束後規劃成社會住宅。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官方網站(http://web2.ctusf.org.tw/index.php)、世界大學運動會基礎資料庫系統(http://infosu.ctusf.org.tw/index.php)

 

↑回目錄


線上書城

競技運動-線上電子好書推薦


●Ebook Taipei‧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
路徑:北市圖首頁>推薦服務-電子資源>電子書>Ebook Taipei‧臺北好讀電子書
(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首頁:https://isearch.tpml.edu.tw/)
使用地點:不限館內
輔助說明:http://tpml.ebook.hyread.com.tw/resource/userGuide_tpml.pdf

Ebook Taipei‧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


跑步傷害醫療書
跑步傷害醫療書
作者:王凱平, 張乃仁
出版社:開始
出版年:2016
是近年來最廣為人喜愛的休閒運動之一,無須太過高昂的費用,即能維持身心的健康,但若是遇上運動傷害,則會影響跑步的輕鬆與愉快。本書中,醫學專家透過理論與實務兼具的方式說明運動傷害的預防及治療,期能為讀者帶來正確且安全的運動新觀念。
 


先別急著跑:奧運教練教你正確跑步
先別急著跑:奧運教練教你正確跑步
作者:簡坤鐘
出版社:時報
出版年:2014
乍看之下,跑步是很簡單的一項運動,實則不然,越簡單的事物往往有越博大精深的奧妙與內涵。本書作者為奧運田徑總教練,運用多年來自身對跑步的經驗和研究,破解大眾對跑步的迷思,重新建立對於跑步的正確方式,跑得開心、跑得健康。
 


棒球小百科:棒球規則
棒球小百科:棒球規則
作者:譚信民
出版社:水牛
出版年:2010
每當到了棒球賽季,眾多球迷總會用熱情與信心為自己所支持的球隊加油。雖然棒球如此普及,但其完整規則卻非眾所皆知,故本書以簡單淺顯的文字,搭配清楚圖示,讓讀者在觀賞棒球賽時,不但看熱鬧,也能夠看見門道裡的棒球精髓。
 


亞洲網壇球王盧彥勳的堅持
亞洲網壇球王盧彥勳的堅持
作者:盧彥勳
出版社:晶冠
出版年:2010
運動員通常擁有著常人難及的耐力與堅毅,而運動員中的翹楚,其對運動的堅忍不拔,就像盧彥勳對網球的堅持般,令人折服。本書記述了盧彥勳的生命故事,血淚與挫折交織而成的冠軍榮耀,鼓舞讀者一同為夢想和目標燃燒熱情。
 


觀念.組織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
觀念.組織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
作者:林丁國
出版社:稻鄉
出版年:2012
運動並非為近期新興的活動項目,早在日治時代,體育運動就已有深刻的重要性。本書結合臺灣史與運動史,講述日治時代臺灣國內外運動競賽、政府體育政策、民眾體育觀念、體育協會、休閒運動等發展,讓讀者更熟悉臺灣、更了解體育。
 
 

●iRead eBook華藝電子書平臺
路徑:北市圖首頁>推薦服務-電子資源>電子書>iRead eBook華藝電子書電子書
(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首頁:https://isearch.tpml.edu.tw/)
使用地點:不限館內
輔助說明:http://www.airitibooks.com/Other/Newbie?NewbieType=5

 

iRead eBook華藝電子書平臺


林書豪給年輕人的12件禮物

林書豪給年輕人的12件禮物
作者:王寶玲
出版社:創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2
籃球界於近年颳起一股「林來瘋」的旋風,主角被稱為新的臺灣之光—林書豪。本書剖析林書豪的成長背景與性格,讓讀者在深入認識他的同時,也能見賢思齊,學習效法他的人生哲學,更加堅定地往成功之路邁進。
 


菜鳥,快飛:臺灣聽障女籃的故事
菜鳥,快飛:臺灣聽障女籃的故事
作者:臺灣聽障女子籃球隊
出版社:啟動文化
出版年:2013
「聽」是人類溝通的重要方式,得以接收外界的訊息並作出適當的回應;而團體運動又首重成員間溝通默契,聽障籃球員因此須面臨比旁人更艱困的挑戰。而本書中的女籃隊遇苦不退縮,堅持理想、勇往直前,帶給讀者無與倫比的正面能量。

資料來源:凌網HyRead電子書、iRead eBook華藝電子書平臺

↑回目錄


咱來讀冊

女傑-女子運動員紀實女傑-女子運動員紀實QRCode
◆作者:郭穎慈、劉雨婕、黃馨儀、吳建勳
◆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
◆出版年:2016年
◆ISBN:9789866301940
◆定價:350元
◆索書號:528.999 0728

女傑-女子運動員紀實

 

書摘/編輯小組


「性別平等」這項議題,從女權意識覺醒之後,至今長達了數個世紀的爭取和論戰。大多數女性在生理機能和構造上,天生就無法與男性相抗衡,因此自古以來,男性總被賦予強壯有力的形象,而女性則總被人為是柔弱且需要保護的。但隨著時代變遷及教育普及,女性社會地位大幅提升,女性非但在社會上的競爭從不亞於男性,在以體能強弱為關鍵運動場上,也有令人嘆服的亮麗表現。

本書作者群訪談了七位在不同運動項目裡,各自皆有優異成績的女性運動員,舉重、馬術、游泳、三鐵......等等,她們不只需要在競爭激烈的運動場上,承受勝負的壓力及恐懼,沒有比賽時,也必須時刻維持著體能,以面對下次的挑戰。經年累月的鍛鍊,除了讓她們有著比常人更加堅實的體態、更堅毅的決心。

「刻板印象」應為追求平等時,最先需要屏除的觀念。我國對於運動的不重視,和部份人認為運動員皆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刻板印象,讓女性運動員除了必須克服女性在運動場上所遭受的歧視,也需要花更多的努力去展現她們的能力和價值。但她們對運動的熱愛和執著,並不因為遭受到比男性更多的困難而稍有削減,挫折和挑戰對她們而言,是前往夢想和成功之道上的推進器,讓她們更加倔強的證明自己,運動家精神在她們身上,獲得了最深刻的體現。

↑回目錄


咱來讀冊

我的奧運金牌之路見證奧林匹克精神38堂課我的奧運金牌之路見證奧林匹克精神38堂課QRCode

◆作者:彭臺臨
◆出版社: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出版年:2015年
◆ISBN:9789867601889
◆定價:250元
◆索書號:528.982 4247

我的奧運金牌之路

見證奧林匹克精神38堂課
書摘/臺北市立圖書館諮詢服務課志工 鄧耀華


本書是我國參加2004年雅典奧運榮獲金牌重要推手彭臺臨所編寫,他懷著強烈的自我期許,在訓練期間,以正面思考來面對所有的阻礙和挫折,並以各種方式激勵選手,將這些過程及賽後心得等彙集成冊,其要點如次:

1. 金牌教練成就金牌選手:金牌教練的特質有:易於接受指導、重視創新,並能從別人的意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看法。

2. 金牌選手視痛苦為友:不僅是在於體能與超凡的技術而已,而是在於運動員對於自己生命的承諾,不斷超越自己,突破任何阻礙。

3. 有效運用資源:資源不僅是金錢而已,還包括知識、創造力、動機、重要夥伴、團隊精神與紀律。透過策略、組織,使資源的運用更有效率。

4. 以平常心待之:不要將心志放在競賽勝敗的成果,而是自己在競賽中全力的投入,並且享受競賽中的過程,不斷地超越自己。

5. 不要害怕失敗:運動員的練習與競賽,就是心智、體能與技術的學習過程。

6. 唯有付出代價才能出人頭地:追求奧運夢想時,外在環境或條件不是很完美,這正是我們化阻力為助力的好機會,對一個志在奪金的選手而言,他不僅要排除運動上的困難,也要不斷克服所有的問題,才能追求人類的極限。

↑回目錄


咱來讀冊

關於運動,我想的其實是…關於運動,我想的其實是…QRCode
◆作者:方祖涵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2015年
◆ISBN:9789573276524
◆定價:360元
◆索書號:9789573276524
 

關於運動,我想的其實是…

書摘/編輯小組


提到運動,你會想到什麼呢?除了刺眼的陽光、涔涔的汗水、劇烈的心跳,運動,還能夠帶給我們什麼呢?近年來運動保健觀念逐漸普及,因此越來越多人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例如:慢跑、籃球、羽球、棒球、瑜珈、登山……等等,在假日或是有空閒時,作為紓壓和健身的管道。運動確實有放鬆身心、強身健體的功效,而關於運動的故事,也時常能夠打動人心。

棒球,一直被臺灣稱為國球,每當有球賽開打,無論是國內職棒賽或是國際賽事,皆能引發球迷們的熱烈討論。雖然不是親身參賽,但支持著自己喜愛的球隊,跟著球員在球場上的表現而歡呼或是扼腕,也能從觀看球賽中得到滿足與愉快。本書作者為運動文學專欄作者,他不是球評,因此不評論球賽的佈局調度,而是以球迷的角度去書寫,他所看見的球員故事、場邊故事、運動議題、社會責任、還有夢想和人生。

在運動熱潮漸甦的社會氛圍裡,為了保持身心的健康,撥空運動、揮灑汗水是個趨勢。但在作者筆下,運動,並非單純只是個紓緩壓力的休閒活動,它可能是球員的志業、理想;它彌補了童年時的缺憾;它凝聚了國人的向心力;它象徵著階級的差距;它凸顯了歧視問題的嚴重;更多時候,它也是俯仰生活在那個小時代底下的人們,共同的回憶。

↑回目錄